根据省政协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4月1日,在省政协副主席曹宇光带领下,省政协民宗委组织部分省政协委员围绕“加强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赴前郭县开展专题视察。
在前郭县萨日朗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标语醒目。视察组深入教学区,通过与校方工作人员交流、实地踏查的方式,详细了解了学校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开展情况,对学校积极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来到前郭县蒙古族中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吸引了视察组一行的目光,馆内每一展区都鲜活演绎着各民族交织融合的辉煌篇章及中华民族血脉相连、休戚与共的壮丽史诗。“应进一步加强教育领域的投入,围绕展馆开展多元文化教育课程,从娃娃抓起,增进各民族间相互了解和认同。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更多生动有趣的宣传内容,广泛传播民族团结正能量。”省政协委员竭宝峰说。
当视察组走进阿穆尔街道蒳荷芽社区,一曲由马头琴演奏的《我和我的祖国》正从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室中飘扬而出。据悉,近年来,蒳荷芽社区积极投身“红石榴家园”统战品牌创建工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工作主线,开设民族文化公益培训班,为辖区内各民族群众和青少年儿童免费授课,生动诠释了民族团结共融的内涵。对此,省政协委员权辉建议,可通过社区各民族文艺器乐的推广,舞台演出,互动体验等形式,表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故事,提升艺术育人的力度、广度和深度,进而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中小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民族认同感和国家意识的关键时期,要发挥教育阵地的独特优势,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学生心灵深处。”委员们一致表示,要根据青少年不同年龄段特征开展不同层次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增强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应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多维度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传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知识,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样态,着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教育领域深入发展。
曹宇光指出,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的战略意义,科学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学校要树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阵地意识,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思政课的重点,创设良好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环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中小学生心灵。同时,扎实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通力协作,要立足政协职能,发挥政协委员优势,强化责任担当,凝聚社会共识,构建多元协同育人格局,奋力谱写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篇章。
省政协副秘书长王德胜,民宗委主任程铭参加活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