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吉林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的关键之年。1月21日,参加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省政协委员陆续到住地报到,正式开启“两会时间”。
吉林省“两会”是全省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委员们肩负着全省人民的期望和重托,围绕加快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聚智慧、凝共识,建真言、献实策,必将发出委员好声音、干出新时代新样子,助力绘就未来发展美好蓝图。
由于疫情影响,本次大会采用闭环管理,会场设有核酸检测点,大会工作人员热情服务,积极为委员提供各项服务保障。委员抵达住地报到,扫行程码、测体温、做核酸检测……经过忙而有序的程序后,在小组秘书的引导下进行登记、领取房卡和委员证。屋外寒风凛冽、室内暖意融融,委员们怀揣着履职的热忱和激情,携带着精心准备的真知灼见,干劲满满地进入履职状态。
“这次大会是本届省政协的最后一次全会。多年来,作为政协委员,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责任’‘担当’。”邹连和委员说,这次两会上,带来了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进我省农业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等方面建议,为群众谋求更多福祉、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王雪霁委员对自己的两届委员生涯感触很深,视野更加开阔,更加关注国计民生、关注吉林经济社会发展,在参加调研、撰写提案和社情民意过程中,有了更多思考,参政议政能力也增强了。“我更多研究吉林文化事业发展,为推动吉林的文化自信做了自己的努力。快过年了,希望我们渴盼的那份儿年味里,再多些文化味;希望更多人走进身边的博物馆、关心吉林考古事业、关爱非遗传承人。”
“加强修复个人信用工作,为失信个人带来新希望。建立完善信用修复机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刘继生委员认为,建立完善激励制度,有利于引导失信被执行人主动纠正失信行为。建议金融等相关机构对于不良信息应该考虑多种因素,人性化使用信用信息,“让失信主体重新获得‘信用牌照’,获益的远不止是失信主体,对于促进经济长足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构建诚信社会具有积极作用。”
作为老委员,王金键仍有掩不住的激动和兴奋,“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会帮助我认清当前形势,了解省内政策和省委省政府下一步的统筹部署。期待着聆听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从中汲取知识和经验,为我省未来发展继续建佳言、献良策。”他说,将认真履行委员职责,把民情民意带到两会,积极参与讨论,为加快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力量。
“作为政协委员,我深知肩上的责任和使命。为了这次会议,我做了很多准备。”李广社委员告诉记者,这次带来了关于组建吉林省复合新材料实验室的建议。他认为,组建吉林省复合新材料实验室,以“六新产业”发展和“四新设施”建设为主攻方向,解决制约吉林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建议省委省政府全面组织,相关部门和科研院所参与,尽快成立筹备工作小组,统筹协调“吉林省复合新材料实验室”建设方案,组织论证建设的可行性、方案和运行机制。
李铁顺委员说,近年来,我省非遗文化事业取得了很好成绩。这次带来的提案是建议我省建设全国第一家非遗文化项目产业园,希望能够构建未来吉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一届政协人,一生政协情。新的一年,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作用,努力探索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发展新途径,为加快我省文化产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发展传统村落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推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刘文丰委员在“繁荣传统村落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中提出要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保持中华文化的完整多样。“作为政协委员,要积极履职尽责、建言出力,响应‘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号召,为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智慧力量。”
新的梦想已经绘就,新的篇章即将谱写,委员新的履职之路也即将启程。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委员们带来的提案内容涉及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社会民生、文化旅游等众多方面,并纷纷表示,将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精神状态,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人民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发出委员声音、贡献委员智慧。要切实履行好委员职责,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多建真言良策,以实际行动干出新时代新样子。(协商新报记者 王妍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