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盟吉林省委:均衡配置公共服务资源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2021-01-23 15:23:22  作者:   

“在‘十四五'规划中,均衡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助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均衡发展高质量发展。台盟吉林省委认为,当前我省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存在公共服务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协调等问题,建议关注地域性不均衡改善公共服务资源供给,实现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

台盟吉林省委建议,要发挥“长吉一体化”的龙头核心作用,加强完善长吉地区公共服务资源。发挥我省中部地区部分城市,尤其是四平、辽源的公共服务供给活力,扩大公共服务供给数量和质量,建立周围城市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的特色优势。发挥中部城市群不同的功能分区,减轻长春、吉林的公共服务资源供给压力。要改善教育资源供给数量和质量,同步规划和建设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教育机构,确保城市增加的人口中的幼儿到高中阶段的适龄人口有学可上。政府要努力提高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师待遇、管理水平等,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促进适度均衡、教育公平。要根据农村人口变化和学龄儿童情况,保障农村教育教学需求。

台盟吉林省委建议,要进一步提高医疗资源配置均衡性,同步规划和建设医疗机构。医疗机构要以国家投资为主,构建社区(村镇)—区县—地市分级医疗体系,努力改善医疗条件,增强医务力量,提高医疗人员待遇,提升管理水平等,进而提高地方医疗质量和医疗资源适度均衡。要利用数字技术,发展现代医疗。积极应对老龄化,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开发多样化、特色化的养老服务,满足老年群体的养老服务需要,最大化减轻公立医疗机构、养老院面临的老龄化压力与公共卫生资源供给压力。开发“家庭医生”、分级诊疗制度,让小病在家庭、在社区解决,充分释放大型医院患者压力,提高诊疗效率和服务质量。以中部城市群的医疗资源为核心,辐射、支持周边地区,利用远程医疗、转诊坐诊制度,服务较不发达地区人口医疗资源需要,推动医疗资源配置均衡化。衡量医疗保险、养老保险面临的资金风险,保障较不发达地区城镇职工医疗、养老保险供给。推广农村医疗、养老保险,促进城乡社会保障协同发展。

协商新报记者刘翠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