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吉林省委: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021-01-23 13:04:43  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工作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纳入到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效机制,标本兼治。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是下一步国家的重大战略。”民建吉林省委认为,基层干部群众对这一战略实施充满信心,但同时对具体衔接的路径、目标和措施还存在不明晰的地方。当前亟需解决部分地方过渡时期相应政策措施调整和接续、产业支撑基础不稳定不牢固、一些乡村“空心化”和老龄化、后续人才培养引进等问题。建议加快“三个转变”,实现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良性互动,即由个体性向整体性转变、由特惠性向普惠性转变、由福利性向效益性转变,密切关注部分乡村可能出现的发展后劲缺乏的问题,借助乡村振兴来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和效益提升,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民建吉林省委建议,要推动“四个衔接”,建立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长效机制。夯实组织衔接。要进一步完善五级书记和对口帮扶单位抓乡村振兴的保障机制,继续发扬五级书记抓脱贫的好经验好做法,逐步完善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配套措施和具体方案。夯实对口支援的组织衔接措施。要在实施一对一包保帮扶模式的基础上,探索“N对1”“N对N”团组包保模式,发挥群体作战的优势。夯实规划衔接。要加强规划引领,围绕发展壮大本地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增强区域产业发展功能,做好县域乡村振兴规划。要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市乡村振兴规划的有效衔接,着力解决县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短板。要针对乡村“空心化”问题,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符合村民意愿,符合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规划要求,切实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夯实政策衔接。要探索完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体系的有效延续,逐步建立稳定的政策保障机制,持续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适当扩大市县两级资金使用范围和权限。要完善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制度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最低生活保障的兜底作用,促进贫困人口和民政贫困人口认定标准的统一,保障标准争取实现“两线合一”。要增强农村金融和保险服务的有效供给,强化保险政策支撑,整合除公益性、基础性等支农政策以外的各项补贴,统筹用于支持农业保险,适当增加保险品种,加大保费补贴力度。夯实人才衔接。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逐步探索完善人才兴乡、人才兴村的政策体系,加快乡村青年人才的培养,鼓励高校、高职毕业生返乡创业。要扩大“三支一扶”、农村特岗计划、志愿者服务乡村计划的范围,持续深入开展“定向师范生”“定向医学生”“农技特岗生”等公费培养计划。要培养和打造乡村本土人才,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创新农村基础人才选拔机制。要对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人员,在职称评聘上增加名额、单独评审,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一线教育、卫生、科技人员的岗位津贴补助力度。

协商新报记者宋任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