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引领强心健体奋发作为
——吉林省政协加强党建工作提升履职实效记事
2018年年末,中共吉林省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实施意见》总结了吉林省近些年在民主监督工作方面的实践经验,将不少行之有效的民主监督方式和渠道,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了下来。“以党委文件形式强化政协民主监督作用,充分体现了党委对政协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一位“资深”政协委员如此评价。
“要确保人民政协事业在新时代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画好最大同心圆,就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根本,就是坚持和加强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这是省政协主席江泽林最近在《求是》刊发的文章中的观点。上述观点也体现在省政协以党建引领构建政协事业新局面,为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的生动实践中。
学习为更好履行职能“强心”
2018年9月,省政协首次召开党的建设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座谈会,对全省政协系统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发出号令。
7月,吉林省政协组织召开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长春、吉林、松原等市政协负责人及专家学者就坚持发展和完善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提高履职能力建设、推进新时代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等问题深入探讨。运用理论研讨成果,指导全省政协履职实践,成为与会者的共识。
新一届吉林省政协正值开局之年,省政协委员中新委员占62%、新常委占60%。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内涵丰富,是做好政协工作的精神营养。学懂弄通做实先从“学”字着力。
在省政协十二届二次常委会议上,江泽林率先为第一期新委员培训班做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专题辅导报告。副主席和秘书长、专委会主任各自认领了19个辅导题目,先后在省政协组织的委员、常委、市(州)县政协培训班上“开讲”。
“新任委员培训班,对我来说是一场及时雨。”民建界别的夏娟委员坦言,通过学习,对委员履职有了新的认识。要更好发挥党派界别优势,为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努力。
同样收获满满的还有经济界别的邹连和委员。作为政协“新兵”,在全新的履职实践中,他深感到政协知识和履职手段“跟不上”。通过集中培训,履职方向明晰了。“先把理论学好、学扎实,再用到实践中,这非常关键。”在省政协全会上,他提交的关于建立线上科技成果转换平台的提案,得到有关部门的积极答复,认为建议“可行、管用”。
一年来,吉林省政协突出理论研究和学习培训,旗帜鲜明地开展思想政治引领。组织16301人次政协委员和7992人次政协系统党员干部,参加了各种培训会、研讨会。全年召开27次党组(扩大)会议,及时传达学习中共中央和中共吉林省委的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及时向全国政协和省委报告学习贯彻情况。举办专题培训班18期,实现新委员培训全覆盖;开设政协讲堂,形成了人人讲、人人学的良好氛围……
党建为政协两支队伍“健体”
政协组织是一个有机体,良性健康运转,既要注重理论研究和学习“强心”,也要为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两支队伍“健体”。
2018年11月,省政协办公厅会同省委组织部、统战部,研究出台了《省政协委员常委参加全体会议和常委会议管理的规定》和《省政协委员常委年度履职量化考核办法(试行)》,对常委、委员提出履职管理的“硬要求”。委员们普遍感觉到“压力大”但“方向明了”。
“认真学习了这两份文件,最大的感受是,虽然压力不小,但是履职方向明确了,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更高了。”省政协委员张祺午认为,两份文件对常委、委员的管理细化了、量化了。文件对于考核委员的履职行为既有基本分也有附加分,既考核履职态度更考核履职能力,将有效督促委员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实现高质量履职。
“出台《规定》和《办法》主要是解决委员履职积极性的问题。”省政协办公厅委员工作一处杨帆介绍,之前委员的考核,是大框的考核,细化之后,效果就不一样了。对委员有要求,更多的是对委员的一种激励。“有不少委员打电话询问今年的评分怎么搞。”
打造风清气正的政协机关,前提是必须培养造就一支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机关干部队伍。
去年8月,吉林省委部署作风大整顿活动。省政协迅速研究制定《省政协机关干部作风大整顿活动实施方案》,成立由江泽林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下发《省政协机关干部作风大整顿活动重点任务安排》,确定29项重点工作措施,任务到处,责任到人。
随即,省政协以问题为导向,认真查找班子及成员存在的问题、机关工作作风方面的问题,针对“病灶”开“药方”,制定整改举措。
省政协机关党组印发《关于开展党风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的通知》,对廉政风险点进行排查,逐条研究防范措施。
“政协不是保险箱,清水衙门也有廉政风险”的意识强化起来。
“工作方向更明确,纪律更清晰,效率提高了,工作劲头也更足了!”省政协机关党委曹志刚感慨地说。
50多天的全省干部作风大整顿结束时,省政协秘书长肖模文总结说,全省干部作风大整顿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党旗引领凝心聚力奋发作为
党建的成果最终要体现在履职能力、履职工作质量的提高上。
“省政协严格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把党的建设落实到政协工作的各个环节,工作抓得有板有眼、有章有法。”过去这一年,省政协将党建工作融入政协工作的方方面面,得到了省委书记巴音朝鲁“点赞”。
省政协党组强化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严把各项履职活动政治关,确保党的决策部署和党对政协工作的要求在政协得到坚决贯彻落实。
把准党和政府的方向不偏不倚,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建言献策,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持续贡献智慧力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吉林振兴发展的重要课题。2018年,省政协分别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生态和生态产业、精准扶贫稳定脱贫、加强和改进“三农”工作队伍体制机制等问题开展了深入全面调研,在全国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双周协商座谈会等平台上建言资政,从国家层面呼吁和推动问题解决。配合全国政协调研组,就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推动农村产业升级转型等问题,共同开展调查研究……
聚焦经济转型升级,省政协多次开展专题调研和协商。围绕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促进区域发展、加强污染治理等方面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案、建议案、调研报告……多措并举,建言资政,促进相关问题解决。
2018年,省政协就38个重点问题,开展调研视察65次,召开协商会议63次,向省委省政府报送协商成果13件。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作出27次批示。
欣然而来的2019,吉林省政协“强心、健体、聚力”的新工作,业已铺展开来。(高峰/文)
来源:人民政协报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