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侨联在老居所村了解光伏发电站情况。 本报记者 刘翠苹 摄
本报讯(记者 刘翠苹)10月28日,长白县雪花飞舞,寒风凛冽,可是再寒冷的天气也挡不住省侨联精准扶贫的脚步。省侨联在扶贫包保村——宝泉山镇老局所村举行光伏电站捐赠仪式,一明(上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将投资130万元建设的一座108千瓦分布式光伏电站捐赠给该村。此举犹如初冬里的一股暖流,为当地群众送来温馨暖意。
今年,省侨联多次深入包保扶贫村,研究谋划脱贫举措,最终明确了建立分布式光伏电站帮助脱贫的工作思路。在省侨联的统筹协调下,光伏电站这一新兴的“输血型”扶贫项目经过两个月的紧张施工,已达到并网发电的条件。
省侨联主席陈香林在捐赠仪上说,此次捐赠活动是省侨联按照省委部署,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一项具体行动,也是宝泉山镇老局所村13户贫困户值得庆贺的日子。自省侨联到老居所村开展对接和调研后,全身心投入到扶贫工作中,充分发挥“侨”的独特优势,广泛动员海内外侨界力量积极参与全省精准扶贫工作。在此项工作中,也充分展现了侨界企业家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今后,省侨联将不遗余力地发挥“侨”的优势,在全省脱贫攻坚战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让困难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选择光伏事业的初衷,因为它本身就是阳光的事业,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让贫困家庭摘下穷帽子,用阳光的心态迎接崭新生活。”谈到参与扶贫的缘由,省侨联青委会海归协会成员、一明(上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刘洪铭说。此外,在捐赠仪式上,一明(上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还出资20万元作为捐资助学资金,并承诺,从今年开始连续10年每年向长白县捐资不少于20万元,用于帮助全县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
活动期间,省侨联还走访慰问了贫困户,询问他们的身体和生活状况,鼓励他们要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并为他们送去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
省侨联副主席关波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