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朱莉萍
按照中共吉林省委脱贫攻坚要求,民盟吉林省委承担了柳河县孤山子镇杨大院村 10 户对口扶贫任务。在民盟吉林省委十三届五次会议上,民盟吉林省委主委杨安娣说,吉林民盟要站在讲政治高度做好扶贫工作,打造民主党派精准扶贫“示范村”。2016年,民盟扶贫工作组多次深入贫困村和贫困户家中走访摸底、建档立卡,结合实际制定脱贫方案,选派机关优秀干部驻村指导,全力确保脱贫目标实现。为继续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确保完成脱贫任务,民盟吉林省委制定了“七有”推进有表。
有觉悟。民盟吉林省委先后召开专题会议、主委会议和机关大会讨论研究扶贫计划,并在全委会议上动员部署。全盟上下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认识到开展脱贫攻坚是中共中央部署实施的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政治任务,在脱贫攻坚上应自觉做到“三不”,即不打折扣,不讲条件,不提困难。充分发挥民盟资源优势,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努力打造“吉林省民主党派精准扶贫示范村”。
有领导。民盟吉林省委第一时间成立了以杨安娣主委为组长,驻会副主委关今为副组长,副主委为成员的民盟扶贫工作领导小组。
有部署。紧抓脱贫任务重点,召开了14次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会议,研究落实脱贫工作任务。选拔政治素质好、有较强工作能力、作风扎实、甘于奉献的同志担任杨大院村驻村书记。召开和部署民盟吉林省委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参加的精准扶贫工作会议,民盟吉林省委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扶贫办公室,让机关干部全员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
有摸底。民盟扶贫工作组逐家逐户走访慰问,了解贫困户实际情况,目的是针对致贫原因精准施策。经过认真调研,了解到杨大院村人均耕地少,村集体经济薄弱。为更好地开展扶贫工作,民盟吉林省委建档立卡,摸清底数,做到精准到人,并随时动态掌握每个贫困户实际情况。
有计划。在把握“精准”、扎实做好扶贫基础性工作的基础上,民盟吉林省委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实施农业扶贫,采取“造血”扶贫方式,扶植该村发展蔬菜采摘园脱贫产业项目,通过采用“贫困户+果蔬产业园区”的方式,让蔬菜大棚变成村民的“小康棚”;实施医疗扶贫,开展义诊活动,组织医疗专家上门服务,帮助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到相关医院治疗;实施教育扶贫,采取扶贫先扶教,有计划、分批次培训贫困村教师;实施科技扶贫,组织科技人员到贫困村进行科普教育,传授养殖、种植等农业技术;实施文化扶贫,组织文艺院团送戏下乡、送文化下乡,提升农民文化素质。
有检查。去年6月,在杨安娣主委带领下,民盟扶贫工作队赴通化市柳河县孤山子镇杨大院村视察扶贫项目,听取项目进展情况,实地查看项目园区的土地平整、通电等基础设施完成情况,详细了解杨大院村经济发展及遇到的困难。12月,民盟吉林省委按照要求,进行了扶贫工作的自查,向省扶贫办提交了《2016年扶贫开发工作自查报告》。
有联合。为更好地完成扶贫任务,民盟吉林省委与省旅游局结成互助对子,听取旅游局专家专业意见实施旅游扶贫,并助力省旅游局开展精准扶贫义诊送药活动。促成北京科技交流中心与柳河县科技局结对子,邀请了五位专家“开方”,为扶贫点投资建设的蔬菜大棚项目“出主意想办法”,考察建设光伏农业大棚,种植枸杞芽菜、油牡丹等作物的可能性。专家组不仅帮助老乡们解决技术问题,还包保销售问题,包种包销。
目前,民盟吉林省委已经完成了农业扶贫计划的前期工作,为扶贫点筹集资金90万元,建立了旅游观光蔬菜大棚6个,邀请专家确定了项目,预计2017年建设一个观光旅游采摘光伏发电站,光伏板下面种植观赏、食用、药用三位一体的高科技含量的植物,预计年纯收入在10万元以上。民盟吉林省委信心百倍,竭尽全力,努力使所有扶贫项目惠及全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