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入,我国小微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小微企业数量多、抗风险差、存活周期短,融资困难严重限制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省政协委员封雪梅一直关注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她认为应从建立信用评估体系、制定多元融资政策、整合优化赋能机构三个方面绵绵用力。
封雪梅建议,应建立小微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建立小微企业全程信息互通平台,完善小微企业社会信用体系初始的信息收集,为金融机构放贷提供信用报告;建立小微企业便捷融资渠道,提供可靠的征信服务,建立联保体贷款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解决金融机构和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的难题;建立小微企业政策性信用体系,对科技创新企业和潜力型的小微企业建立综合评估机制。制定多元化融资政策。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疏通政策传导机制,进行线上融资和贷款,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小微企业贷款,合理确定小微企业贷款期限、还款方式,缩短贷款审批周期,适当提高中长期贷款比例等;提升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融资便捷程度。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可以提供小微企业信用查询、信用报告、信用评分等基本服务,还可以按照行业分类开设多种融资方案,例如信贷撮合和股权融资等更丰富的金融功能,实现小微企业需求和金融供给相互匹配;建立小微企业项目评估体系。建立放贷审核机制,对融抵押物和信用体系审核,对小微企业项目本身进行全方位评估,将融资风险控制在前端。建立小微企业的赋能机构。整合社会优质力量赋能小微企业。政府牵头成立“小微企业人才智库”,智库由企业管理咨询师、律师、会计师和税务师等高端人才组成,降低企业经营不善导致无法还贷的风险;建立投资性金融赋能机构。从传统的融资模式向投资性模式转变,对有发展潜力的小微企业进行风险投资,实现“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让优质的小微企业脱颖而出;建立良好的营商环境。加强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的协调合作,对小微企业实地走访进行金融知识和政策宣传及市场资源对接,让其及时了解信贷政策,努力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