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伴随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我省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省人口中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8994439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乡村人口减少3810177人,下降了近30%,且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省政协委员李明森认为,作为农业大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必然趋势。
李明森经过实地调查走访了解到,目前,我省多数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服务规模还比较小,服务规模超百公顷的只占少数,且服务托管的耕地细碎化、分散化现象十分普遍,近年来受粮价波动等因素的影响,服务主体托管的耕地地块和面积不确定性很大。受此影响,导致我省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水平依然不高,良种、良法、良机难以深度融合,农业生产中科技水平提升有限,农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投入成本居高不下,全省粮食稳产、增产压力依然存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形势仍很严峻。
李明森建议,创新农业示范推广项目组织激励机制。探索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示范项目组织实施单位、高校和科研单位为示范技术指导单位、地方农技推广部门为示范技术推广单位的项目组织形式,建立示范推广项目中、长期绩效考核和奖励机制,在生产实践中展示适度规模经营下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经营模式对农业产出的加成效果,引领小农户经营向规模化经营的自主转变。出台集中连片规模化生产奖补政策。在现有《关于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提升发展三年攻坚行动十三条措施》等政策的基础上,对集中连片规模化生产的主体予以奖补,提高主体连片流转、托管土地的积极性;奖补资金优先集中培育扶持产粮大县主体,快速提高我省粮食生产主力军的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通过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其他地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机制。借鉴农业农村部已开展土地承包权有偿退出试点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我省实际,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在满足“农户有退出意愿、集体(国企)有条件承接、土地有规划用途”的条件下,在适宜乡、村有序开展退出程序、补偿标准和方式、退后管理等方面试点工作,完善保障措施,逐步建立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机制。完善农机装备优机优补政策。根据各地区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制订差异化的补贴政策支持,建立补贴机型使用台账,与集中连片规模化生产奖补政策协同引领,提高先进高效农机装备的市场占有率,降低生产主体购机成本,释放规模化经营自主转变及提升潜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