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滞后的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现实性和迫切性凸显。”住吉全国政协委员贾晓东认为,要加大政策支持引导力度。通过财政直接投资、财政补贴等,扶持和引导养老服务业发展。金融机构要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拓宽信贷抵押担保范围及新的信用融资模式,支持养老服务业的信贷需求。相关部门要加强规划引导,在制定相关产业发展规划中,鼓励发展养老服务业,优化养老服务中小企业及龙头企业结构,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创新能力,形成产业链长、覆盖领域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产业集群。
贾晓东建议,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支持和引导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运营和管理,提供养老服务。落实好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投融资、税费、土地、人才等扶持政策,鼓励采取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推进养老服务实现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运营。要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络。强化基础力量配备,在提高管理精细化程度和服务水平上下功夫,提升养老服务效能。加大社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设智慧健康养老,完善居家网络信息服务。支持企业和机构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建设居家服务网络平台,提供紧急呼叫、家政预约、健康咨询等适合老年人的服务项目。
“在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着力促进相对落后地区及乡村的养老服务业发展,提高老龄人口的养老生活质量。”贾晓东建议,要促进养老服务均衡发展。国家层面应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从财政转移支付方面给予倾斜。统筹城乡养老资源,制定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政策、老年人慈善支持政策等,重点服务空巢、独居失能老年人,有效满足农村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把农村社会救助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谋划,健全农村社会救助帮扶等社会福利制度,健全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创新养老服务业发展模式,不断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需求,注重推进与养老相关领域服务及产业发展。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促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切实提高医疗卫生和养老机构的服务水平。把传统服务方式和智能化服务创新相结合,提供更加贴心暖心的保障服务。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养老机构分类管理和服务评估制度,加强养老服务行业自律和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人才培养和就业政策,通过院校培养、在职教育、岗位培训等多种途径,使从业人员成为掌握专业社会工作知识和服务技能的专门人才。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人才。建立老年护理人员专业认证,把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和职称评聘体系相联系,大幅度提升老年服务业的专业水平。(来源:协商新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