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走近委员>委员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秦海涛:支持吉林西部新能源经济发展

来源:

时间:2022-03-07 08:59:12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保障国家安全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且深远的影响。吉林省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将新能源发展主动融入国家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希望能够将吉林西部丰富的风、光、生物质等新能源资源,转化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进而助力东北振兴。

“丰富的新能源资源转化为新能源经济,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从内因看,本地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新能源电力消纳不足;从外因看,存在着外送通道不畅、电力系统调峰困难等问题。”住吉全国政协委员秦海涛建议,加快新能源电力生产和电源配套送出工程建设。要统筹推进吉林西部新能源开发条件和电源配套送出通道,科学合理选取新能源布点,统一规划新能源与配套送出工程,在实现鲁固直流全额外送基础上,新建以吉林省西部为起点的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将吉林省清洁电力送往华北、华东等电力负荷中心,参与全国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综合考虑规划整体性和运行需要,采用电网企业承建和发电企业自建电网回购等方式相结合,满足新能源并网需求,确保送出工程与电源建设的进度相匹配。结合不同工程特点和建设周期,衔接好网源建设进度,保障风电、光伏发电等电源项目和配套送出工程同步规划、同步核准、同步建设、同步投运,做到电源与电网协同发展。要支持园区式消纳新能源电力。制定差别化能源消费总量考核办法,将新能源电力消耗量从能源消费总量中予以扣除,即使用绿电不占能源消费总量指标,真正将绿电做成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制定金融支持政策,通过发行地方债、给予税收优惠政策等方式,支持重大项目落户园区,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同时,地方政府要做好园区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科学规划产业结构和功能布局,合理确定发展目标。

秦海涛建议,要加大对氢能开发利用的政策与资金扶持力度。制定氢能开发利用“十四五”规划,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定位,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统筹汽车、石化等重化工产业发展需求与新能源制氢产业供给,支持打造吉林西部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主链和燃料电池、关键材料、装备部件等支撑链。加大对氢能开发利用重点项目的指导,设立专项资金,加大技术研发投入,降低创新技术研发风险。探索“输氢”改为“输电”,将新能源通过“绿电”“走廊”输到中心城市,在中心城市制氢并就地利用,降低输氢成本和运输风险。要开发碳汇交易抵排项目,推进绿电产品生态价值实现。支持在吉林省建设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增加自愿核证减排交易品种,将强制控排企业减碳与鼓励自愿核证减排项目发展有机衔接,开发风电、水电、光伏、生物质发电等碳汇交易抵排项目,探索成立以增加碳汇、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公益性专项基金,逐步吸纳周边省份进场交易。探索价格机制或交易优先权,降低地域限制,提高碳汇交易实力和吸引力。要采取差别化政策支持。在吉林省白城市开展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打造北方氢谷、云谷、碳谷,将新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考虑吉林西部地区地质结构稳定、气候适宜、清洁能源丰富优势,支持吉林省西部城市申报国家算力保障基地。(来源:协商新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